有心栽花式地独立为一种画法

时间:2022-02-18 09:32:16

李用“吴庄”,是为了利用其轻盈,这种古代的“错版”被有意地作为画法独立种植,少胜于多,回应了当时苏东坡“画外求韵”的文人画理论。米南贡称李的画是“在的课堂论文中自残”。从此,画面变小了,只为眼前的愉悦,不再是对他人宏伟而深刻的使命。它标志着中国绘画史上从传统的政治宗教绘画到自娱自乐的文人水墨画的重大进步。

黄庭坚在《五马图》后记中称赞李志向高远,但又甜蜜地暗示他痴迷于绘画,影响了他的事业。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苏东坡对自己喜欢的书画的心情是:“小心,不要发你的信息”,也就是为了娱乐,从不专注。苏东坡的关心就像李的“玩物”。苏东坡的枯木竹石画,画风自由,奇奇怪怪,纯粹是为了娱乐。他最早提出文人画理论,后来成为文人业余画家的鼻祖。相对而言,李无意为官,专注于画事,实践了苏东坡等人提倡的文人画理论。但他的画却成为苏东坡、黄庭坚向往的精品,成为文人职业画家的鼻祖,后来以赵孟頫为首。从《五马图》的题跋中,也可以看出李绘画与苏绘画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同。

李的绘画继承了唐代的遗风,激发了赵孟頫元代文人画的新风格,具有重要意义。

赵孟頫横空,师从李氏画马出身。也许是说,专注于文人画的中国画家不再关注人物,而是转向山水的表现。假设我们把北宋乔仲昌和南宋马这两位师法李、擅画人物而不为人们所注意的重要画家的作品与元代山水画作一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山水画风格由深到淡、由描写到书写的变化,也可以看出李画风对后世文人山水画的影响。另一个很大的改进是从“五庄”到“浅绛”的变化。元代正月《吴妈图》中标准的“吴庄”的淡颜色改为黄赭花的浅绛色,这意味着600多年来文人山水画正统画派的基调,最初是在赵孟頫之前的李确定的。说白了,《武庄》是人物画的浅色法,《浅绛》是山水画的浅色法,重点是李所追求的光逸。可以说,正是李画人物鞍马的“轻逸”风格,为后来的文人山水画打开了大门。